近年來,湖北大冶市以持續深化供銷社綜合改革為抓手,大力發揮供銷社城鄉流通“主渠道”作用,助推“三農”工作邁上新臺階。
近日,在位于羅家橋大道的大冶市供銷社集采集配中心生鮮農副產品庫和標品庫,不同種類、型號、品牌的產品分門別類碼放得整整齊齊。工作人員正往叉車上裝油麥菜,裝完后,車上當即可以顯示貨物重量。
“以前,我們接到的分揀單是手工單,需要打印出來,拿著單子一個個去找商品,再配送到各個區域。”佳佳惠(湖北)供應鏈有限公司管理中心人力行政總監楊建說,過去叉車只有單純的運輸功能,現在不一樣,配送單會直接發送到智能分揀平臺,自動稱重、生成條碼,到了網點,只要掃描條碼就知道是什么商品,非常方便。
據了解,該中心使用的智能分揀平臺,是與武漢華隆物聯科技有限公司聯合開發的,可以邊分揀邊傳輸數據,實現了信息無紙化,在湖北商超行業分揀配送領域處于領先地位,申請了國家專利。
“我們年配送量約1.5萬噸,配送額約2億元,貨品從源頭廠家采購,質量更有保障,價格更優惠。”楊建說,比如一款洗衣液,鎮村的經銷商原來自己拿貨價是38元,通過公司集采,現在經銷商拿貨只需36元,成本降低了,最終受益的是消費者。
集采集配中心旁,是大冶市鄉村振興農特產品展銷館,里面展銷的農產品達300多種。其中,大冶市本地農產品近200種,周邊縣市農產品130種,涵蓋五谷雜糧、菌類、酒類、灌裝食品類、調味類、風干淡水魚等。該館采用“電商+農特產品+農戶”模式,對接全市農業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社,整合全市及周邊地區特色農產品優質資源,進行宣傳推介、組織銷售,年銷售額約100萬元。
“對全市范圍內銷售本地農產品達到100萬元的農特館,我們將根據相關政策予以一定獎補。”大冶市供銷社副主任李建宏表示。
“以前買東西沒這么方便,購物環境也沒這么好,很多東西買不到,比如海鮮、鹵味、凍品之類,現在隨時可以買到,還很便宜。”佳佳惠購物廣場棲儒橋店,前來購買商品的群眾絡繹不絕,棲儒橋村村民柯珍寶在挑選肉丸、魚丸等凍品,她說:“像海鮮這類食品,以前想都不敢想,現在都能買到了。”
近年來,大冶市供銷社不斷建強各類流通網點,加快促進形成城鄉網點廣泛覆蓋、線上線下融合發展的流通新格局。累計新(改)建村級綜合服務社340家、三農服務中心7家、大型農批市場2家,建設鎮級電商服務中心11家、電商服務站83家、快遞超市6家,經營面積超10萬平方米。
通過線下整合,大冶市供銷系統700余家網點形成“地網”,積極融入湖北城鄉供應鏈一體化平臺,通過省供銷社“一網五鏈”小程序,引入全市農資、糧油、日用品等產業龍頭企業28家,減少中間環節,提升流通質效,降低農民生產生活成本,促進“農民增收、市場保供”。
“全市所有鄉村實現流通服務網點‘全覆蓋’,流通效率提升45%,合作的經銷商運營成本降低15%,讓鎮、村群眾可以優惠的價格享受更好的服務,買到質量更好的日用消費品。”李建宏說。
用微信“掃一掃”,點擊右上角分享按鈕,
即可將網頁分享給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